据了解有关媒体了解,10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5136亿元,同比多增480亿元,环比少增5364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这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四大行贷款总额首次产生月度下降。央行日前更新的《中资全国性四家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数据亦显示,10月份四家国有大型银行(中行、农行、工行、建行)的贷款总额约为35.69万亿元,较9月份减少656亿元。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10月份信贷和社会融资季节性回调现象明显,然而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收缩,也反映出目前经济运行压力依然较大。
与人民币贷款走势相一致,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从9月的1.3万亿元下降至4767亿元,环比大幅减少且远低于预期。
中长期贷款成稳增长基石
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136亿元,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从历史同期数据看,尚属于合理水平。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谢亚轩则认为,10月份金融数据反映出企业贷款需求不足,银行以票据融资充量。他进一步给出数据:10月份企业短期贷款的规模大幅回落,占全部信贷的比重降至6%,而上月为21%;票据融资规模显著上升,占全部信贷的比重升至36%,而上月仅为3%;企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信贷的比重小幅回落至30%,上月为34%。谢亚轩认为,稳增长政策的落实以及金融专项债配套贷款的投放稳住了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
华融证券分析师马兹晖认为,10月份新增信贷低于预期,反映出企业中长期投资下滑,基建投资力度减弱,而房贷对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拉动效果边际递减,同时,票据融资反弹,银行惜贷情绪回升。此外,部分到期的平台贷款被置换为地方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信贷扩张。
分部门来看,10月份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新增1811亿元,同比多增71亿元,环比少增1590亿元,其中票据融资新增136亿元,同比多增665亿元,环比多增1552亿元,维持在较高水平。中长期贷款新增3517亿元,同比多增90亿元,环比少增3294亿元,较上月明显回落,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1998亿元,同比多增803亿元,环比少增1258亿元,房地产拉动效果减弱。
值得关注的是,在短期贷款负增长、票据融资大幅回升的大背景下,10月份中长期贷款仍占新增贷款的主要部分,约68.47%。
“这说明目前稳增长仍主要依靠一些类似基建投资的中长期项目,短期项目尚未完全激活,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
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均减小
与贷款走势趋同,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创全年单月新增新低,仅为4767亿元,同比减少2040亿元。
从分项结构来看,对实体经济贷款新增5574亿元,环比少增4843亿元;外币贷款减少1317亿元,表外融资减少2505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较大;企业债券融资新增2516亿元,股票融资新增121亿元,增幅双双下滑。
总体来看,10月份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双双缩量。对此,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解读称, 10月份金融数据一方面反映了年末的信贷收紧效应,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市场的一大困境,即流动性充裕但实体经济信贷萎缩的情况。这一困境从根本上可归因于经济转型进展有所滞后、有效需求不足以及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风险上升的综合影响。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低于近年同期水平,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企业债务去美元化导致新增外币贷款继续减少,二是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继续压降。本月再现新增人民币贷款超出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现象,应尽快重启IPO再融资,扩大债券市场融资。优化融资结构仍是当前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记者。
陈冀也认为,虽然10月份金融数据通常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但也反映出实体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双降”所释放的流动性很大程度上还无法快速地与仍不景气的融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导致实际信贷投放缩量。
深化改革为增长提供动力
截至今年10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已达10.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5%,较2009年金融危机时也增长了17.0%。
王剑辉认为,从今年贷款的大幅增长来看,年内货币政策已无再度宽松的必要。
对于下一步的宏观政策走向,温彬认为,应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向发力,通过改革和创新为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短期内,发挥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年底前用好财政资金,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央行继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基础贷款利率(LPR)与市场利率的联动机制,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利用好金融杠杆促进产业和企业间并购重组以及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温彬表示。
10月份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双双下降,均创2014年7月以来的新低。尽管对实体经济贷款维持稳定,但银行惜贷情绪回升,基建投资力度减弱,中长期投资乏力。加之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CPI降至1.3%, 通缩压力仍存。因此,马兹晖认为,未来还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依然存在降息的可能和降准的空间。
京ICP备15039090号-19349444